上海品茶网

您此刻的地位: 上海品茶网 > 茶史茶识

熟记10条易错茶常识,不再显内行!
来历:品茶界    作者:佚名    宣布时候:2020-12-09 16:33:57    点击数:26次
熟记10条易错茶常识,不再显内行!
 
中国的茶文明广博精湛,不颠末几年的苦学精进,很难成为妙手。有些在茶圈混迹多年的伴侣,也会常常犯一些常识性的毛病。明天就清算局部最轻易混合的茶常识来跟大师分享,看看这些常识你是否是错了好几年呢?
 
1、大红袍不是红茶铁观音也不是绿茶,它们同属于青茶,也叫做“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种类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光鲜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颠末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德优良的茶类。闻名的大红袍铁观音,实在都属于乌龙茶
 
2、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绿茶
 
安吉白茶是一种汉族名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这里山水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闻名的竹子之乡。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由于其加工质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辨别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最大的区分是:安吉白茶是干茶绿色,叶底白色;而真实的福鼎白茶(白毫银针)是干茶白色,叶底绿色。
 
3、君山银针不是绿茶,而是黄茶
 
咱们都晓得白毫银针是白茶,是以轻易想固然地以为君山银针也是白茶。但现实上,君山银针是黄茶。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其制品茶芽头健壮,是非巨细平均,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现完全,并且包裹坚固,茶芽形状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类似绿茶,只是在枯燥进程的前或后,增添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资部份氧化。黄叶黄汤是其首要特色。
 
4、洞庭碧螺春的产地不是湖南洞庭湖,而是江苏洞庭山
 
碧螺春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汗青。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姑苏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姑苏吴中区)一带,以是又称“洞庭碧螺春”。唐代时就被列为贡品,前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工夫茶”、“新血茶”。
 
5、抹茶不是磨碎的绿茶,而是一种特别工艺的茶粉
 
抹茶是由汉族人发现,用自然石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笼盖的、蒸青的绿茶绿茶采摘前10-30天停止笼盖遮阳,抹茶的加工体例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于加产业。
 
6、blacktea不是黑茶,是红茶
 
为甚么红茶叫blacktea呢?一种说法是由于在红茶加工进程中,茶叶的色彩愈来愈深,逐步变成玄色,是以得名Black(黑)茶。别的一种说法,则是由于在17世纪英国从福建入口茶叶时,在厦门收买的武夷红茶茶色浓深,故被称为Black(黑)茶。另有一种说法是由于东方人绝对重视茶叶的色彩,是以称之为“Black(黑)”,而中国人绝对重视茶汤的色彩,是以称之为“红”。
 
7、花茶不是花越多越好,究竟结果是茶不是花
 
品德好的茉莉花茶普通含花量很少,只闻花香,不见花干。桂花茶窨制时不起花,花和茶叶混在一路。有些花茶含花量良多,大都是拌花茶,偶然在发卖时,也按照花费者的须要适当拌花。窨制花茶最初一个步骤便是捡剔。此刻大都利用机械风选,将花瓣剔除,若是花瓣较多,申明捡剔不清洁。
 
8、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越好,顶级红茶金骏眉便是金黄色
 
红茶的品德黑白,判定红茶的黑白不是看红茶色彩越红就必然越好的。看红茶的黑白品质的判定要看其形状,色彩及香气的。
 
武夷山桐木关是红茶始祖正山小种的起源地,产自这里的正宗红茶,汤色都不是深白色的,而是金黄色的,正山小种的的色彩略深,而其顶级品金骏眉的色彩则是纯粹的金黄色。而市场上良多外山的仿造金骏眉,倒是白色的。
 
9、饭后顿时品茗不能消食,反而会影响消化
 
茶叶中含有大批的单宁酸,饭后顿时品茗,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卵白质同单宁酸连系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结物资,而影响卵白质的消化和接收。更主要的是,茶叶故障了机体对铁元素的接收,会使食品中铁的接收下降50%,久而久之,影响人的消化功效,乃至引发缺铁性血虚。别的,茶中的大批鞣酸,会与卵白质连系天生鞣酸卵白,这类物资有收敛感化,使肠道爬动削弱,从而耽误食品残渣在肠道内的滞留时候,致使便秘。
 
10、一切的茶是否是越新颖越好?
 
即便是绿茶,也最好不要刚做出来就喝,新茶会给胃黏膜带来比拟大的安慰。别的绿茶有必然的冷气,最好等它的冷气退去一些后再喝。若是要喝新颖绿茶,最好是在制成后半个月摆布再喝。
 
而除绿茶以外,其余茶类的最好饮用期,几近都是第二年。由于这些茶在建造进程中城市有炒制或烘焙的进程,要比及火气褪尽后,口感才会变得更好。有些茶,比方黑茶,则是越陈越香,年份久的老黑茶对改良肠胃疾病及痛风有必然的赞助。
 
好啦!茶常识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明天就先容到这儿。若想成为妙手,大师仍是要在平常的品茶糊口中多进修,多休会。(来历:茶道茶叶常识,图片来历:说茶网图库)
标签: